第(3/3)页 冯喆从屋里走了出来,想想又回去,拿了喝水杯子到了对面市场办的屋里,一屋的人正在忙,也在聊天,都在说检证办照,缴费收费,这日复一日的事情,不知那年是个头,真累。 冯喆听着大家说了几句,就附和,这时何林达说:“我这想起了一个笑话,古时候有一个乡下人做了巡捕,负责看守都察院的大门,虽然已经学了很多礼仪,但是还有所欠缺,这天都察史来了,他就跪着报告说:‘太老官人进。’太守很生气,因为老官这话是乡下土语,不能叫的,就下令打他十大板。第二天,都察史又来了,他跪着又报告说:‘太公祖进。’都察史又打了他。到第三天,都察史再来,这人考虑到乡下土话不行,书面语也不行,所以就喊说:‘前天来的,昨天来的,今天又来了。’” 何林达说的很有趣,大家都在笑,曹金凤就说:“来的人越多,证明我们文化市场越是兴荣,不过老爷都察史的就不必了,省得打板子。” 众人又笑,何林达就说:“前天来的,昨天来的,今天又来的,明天未必就来。” 曹金凤就说:“你说的这个倒是,有些人今天能见,昨天能见,明天可能就见不到了。” 曹金凤说完,心里觉得自己说的可能有些似有所指,虽然无心,可知道冯喆聪明,担心他联想到张向明,其实原本自己没那个意思的,就要打岔,张长玉说:“曹姐怎么说的这样深奥,像是学校老师讲课一样。” 曹金凤赶紧说:“我这也有一个古代的笑话,徽州这地方有户人家连年同别人打官司,打得又是怨恨又是厌烦。大年三十夜里,父子三人商议说,明年新年,我们都要说些吉利话,好保佑来年好运气,不惹官司。儿子们就说:老爹你先说个样子,开个头,父亲就说道:今年好;大儿子接道:晦气少;小儿子也道:不得打官司。他们把三句话十一个字写了一条横幅,贴在中堂上,叫家人时时朗声念诵,好讨个吉利。大年初二,女婿女儿来拜年,这女婿也是个文人,走到老丈人厅堂上抬头见到横幅,便朗声读道:今年好晦气,少不得打官司。父子三人急得顿脚,连声道:倒霉、倒霉!” 冯喆已经意识到曹金凤刚才想什么了,见她说笑话,就有心不让她知道自己的想法,于是也说:“我也讲一个啊,某先生平时喜欢弹琴,曾经说世上没有他的知音,总是怏怏不乐。一天闲着没事,他又弹琴消遣。忽然听到隔壁家有叹息的声音,以为遇到了知音,就敲人家门问是怎么回事。隔壁的老妇人说:我一个孤老婆子能有什么事?我没事,只是死去的儿子生前以弹棉花为生,今天你弹琴的声音特别像他弹棉花的声音,老身听了,不觉悲从中来。” 冯喆说了大家都哈哈笑,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,说笑了一会,冯喆将一杯水喝完,才回到自己屋里。 可该来的总要来,十点多的时候,严然就站在了冯喆的办公室门口。 严然站在门口看着冯喆伏案工作的样子,有几秒钟时间,冯喆就意识到了,他抬头一看,两人的视线在空气中交集,似乎严然的目光里有些苦楚,冯喆就站起来:“来了,请进。” 严然进来,张口就说:“对不起,冯喆,我错怪你了……” “不说这个,你早上吃饭了吗?” “……没有。” “那我们出去吃点?我早上也没吃。” 严然当然高兴,冯喆关上门就和严然走,这次他没有和曹金凤交待,一是因为对面屋里的人太多,二来他也想尽快的和严然离开这里。 第(3/3)页